生育难,已成为困扰越来越多家庭的“隐痛”。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夫妇中约有15%受到不孕症困扰,其中相当一部分源于子宫内膜问题。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团队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年第41卷第4期)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细胞治疗在子宫内膜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引发广泛关注。
子宫内膜疾病:生育路上的隐形杀手
很多女性可能不知道,子宫内膜问题不仅包括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还涵盖宫腔粘连、慢性内膜炎及薄型子宫内膜等多种类型。这些问题看似“小毛病”,却严重影响胚胎着床,导致反复流产甚至长期不孕。
传统治疗,如手术分离宫腔粘连、激素疗法或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虽然常用,但难以从根源修复受损的子宫内膜,复发率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干细胞治疗:为子宫内膜“重生”打开新大门
与传统方法不同,干细胞治疗以其强大的再生修复能力,直击子宫内膜疾病的根源。尤其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疗法,在多种子宫内膜疾病中展示出强大的修复和再生潜力。
具体而言,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一是细胞分化与组织修复能力。干细胞进入子宫内膜后,可直接分化为功能性的内膜细胞,重建子宫内膜组织结构。
二是细胞因子和外泌体分泌作用。MSCs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如VEGF、EGF、HGF)和外泌体,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抑制炎症和纤维化,显著改善内膜微环境。
三是调节免疫微环境。细胞疗法能修复局部免疫失衡,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膜容受性,为胚胎着床创造更佳条件。
临床证据:真实世界的疗效验证
国内外多家医院的临床研究也初步证实了细胞疗法的显著效果。如2024年9月,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采用宫腔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宫腔镜检查原粘连区域已经平滑愈合,内膜厚度达到受孕的标准。半年后,她成功怀孕了,超声检查显示,宫内6周的胎儿健康发育。
而西班牙瓦伦西亚研究团队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萎缩,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内膜厚度明显改善,多人成功妊娠并顺利分娩。
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疗法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及反复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中,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明显改善内膜生长与胚胎着床情况。
未来趋势:融合前沿科技,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
尽管细胞治疗已取得初步成功,但未来发展空间依旧巨大。基因编辑技术的加入,将提高细胞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纳米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药物或细胞因子的精准递送,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人工智能(AI)则能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让每位患者得到量身定制的治疗。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细胞疗法将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为更多深受子宫内膜疾病困扰的女性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结语:技术有温度,生命有希望
每一个生命的孕育,都需要子宫内膜这一“小环境”的默默支持。细胞疗法的兴起,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期待未来,子宫内膜疾病不再成为女性生育的阻碍,让更多家庭圆梦生育。
参考来源:李蓉,萧天下,付琳,等.细胞治疗在子宫内膜疾病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41(4):427-435.
声明 | 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患者治疗疾病的依据。如需获得医疗健康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河北可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可奇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TILs、CAR-T、CAR-NK、TCR-T、NK、NKT、CIK、γδT、DC、CTL、MSC以及MSC+PRP等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技术优势。
可奇生物致力于开发创新性细胞治疗产品,涵盖肿瘤免疫治疗、抗感染免疫及再生医学等多个方向。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临床转化,公司为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前沿的解决方案,推动细胞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咨询入组电话:400-0057807